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現代影視工業和中國表達構成新敘事主權,封神宇宙已成氣候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】


作為中國古典文學中極具代表性的神魔小說,《封神演義》以商周王朝更迭作為歷史背景,構築起闡教與截教仙家斗法的奇幻敘事。原著不僅擁有宏大的神話框架與跌宕的故事情節,更因其巧妙融合了民間傳說與歷史想象,形成了獨特的傳奇性、歷史性與故事性敘事特征,成為影視改編的天然沃土。

1990年,由傅藝偉、達奇、藍天野等人主演的電視劇《封神榜》,以高度忠實原著的方式將這部古典巨著搬上熒屏,至今仍被視為經典。動畫領域中,1979年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出品的《哪吒鬧海》,以水墨丹青展現神話意象,成為跨越時代的藝術精品。及至近年,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(2019)、《姜子牙》(2020)、《新神榜:楊戩》(2022)等作品,更是以顛覆性改編,掀起了“國漫崛起”浪潮。


在近年與《封神演義》相關的影視作品中,幾部備受矚目的影片脫穎而出,比如“哪吒系列”:2019年的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(以下簡稱《哪吒1》)和2025年的《哪吒之魔童鬧海》(以下簡稱《哪吒2》);“封神系列”:2023年的《封神第一部:朝歌風雲》(以下簡稱《封神1》)和2025年的《封神第二部:戰火西岐》(以下簡稱《封神2》)。這四部影片的題材與人物形象均取材自《封神演義》,並正構建起一個宏大的“封神宇宙”。創作者已不再拘泥於還原原著內容,而是以解構與重構的姿態展開藝術探索。這種改編策略,不僅展現了創作者對於古典文本的開放性理解,也折射出當下文化語境的深層訴求。

四部“封神宇宙”影片不僅保留了神魔斗法的視覺奇觀,同時將敘事重心轉向了個體成長與倫理困境,使現代觀眾產生情感共鳴,如《哪吒1》以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叩擊宿命論,賦予傳統文化母題獨特的藝術巧思與時代內涵。這種創作路徑既延續了《封神演義》兼容歷史想象與神話敘事的基因,又借助現代影視工業的創作方法,完成對古典IP的創造性轉化,使其煥發新的生命力。

人物從符號化、扁平化到人性化、人情化


在《封神演義》的人物譜系中,角色的高度符號化是其中一個顯著特征。這些人物往往成為某種命運或觀念的具象化表達,或是淪為推動情節發展的工具。這種扁平化的人物塑造方式,雖然符合古典小說的類型化敘事傳統,卻無法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求,當今觀眾期待看到擁有成長弧光的立體人物形象,而這種期待,促使影視改編必須對原著人物進行深度重構。

在《封神演義》中,殷壽(紂王)被簡化為“惡”的代表,從女媧宮題詩褻瀆神明,到縱容妲己炮烙忠臣、剜目剖心等,其暴行如同被預設的詛咒程式般展開。原著將紂王惡行歸因於天道懲戒或妖孽作祟的古典敘事,不僅削弱了角色深度,也難以引發觀眾的共情。




紂王 電視劇《封神榜》劇照


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上一頁12345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2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26 秒